主讲人:孙钧院士
简 介:
孙钧先生(1926〜),祖籍浙江绍兴,生于苏州。同济大学资深荣誉一级、终身教授、中国科学院(技术科学部)资深院士。国际知名岩土力学与工程、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,《地下结构工程力学》子学科分支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。
孙教授1949年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学组毕业,获工学士学位。1954〜1956年随前苏联桥梁专家攻读副博士学位;1980〜1981年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留学,做“博士后”研究,任高访教授。
孙教授是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导师,享受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名誉系主任、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名誉委员、顾问,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务。历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、中科院学部工程二组召集人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建、环境与测绘学科评议组评委和召集人等。孙教授同时也兼任长江三峡工程、南水北调工程、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技术专家。
从20世纪80年代初叶起,孙教授承担国家基金、科技攻关与863研究项目,以及重大工程建设任务等约60余项。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约360篇,专著10部,合共880万字,编著与参编5部。研究成果先后获包括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在内的各种奖励26项。
孙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,除积极担任本科生教学外,己先后培养研宄生近百名,其中1981年后己培养博士学位毕业生70余名、在学博士生6名;出站“博士后”25名、在站2名。
孙教授数十年来的学术积累,主要集中在地下结构工程力学、岩土材料流变和地下结构黏弹塑性理论、城市环境土工学,以及地下结构耐久性4个方面。这4个方面的创新性研宄成果,就所探讨的内容和方法上的广度和深度言,均居当今学科前沿水平,一些方面在国内外尚罕见报导,应属原创性成果;提出的学术观点和认识,经工程实践证实己成为业界共识。研究成果已在长江三峡工程、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,取得了巨大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讲座内容:
一. 垃圾堆场与填埋技术(此处略讲)
二.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土工问题及其防治,重点在开挖施工期的变形控制
(以下讲述近年来我团队在以上第二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,只作简单介绍)
(一)城市环境土工学
(二)工程开挖施工导致的地面沉降和软基土层的变形位移
(三)受工程施工扰动影响,诸有关施工参数的变异和劣化
(四)近年来,地下工程施工监测和实时监控的技术进步
(五)地下工程施工变形的智能化预测与控制
1. 人工神经网络(ANN)智能预测方法
2. 基于模糊逻辑法则的施工变形控制
(六)近海隧道结构的抗腐蚀和耐久性问题
讲座时间:2014年11月29日上午9:00
讲座地点:学院二楼学术会议室(B211)
讲座对象:建工学院部分专业教师和研究生